中藥芡實的作用與功效:
固腎澀精,補脾止泄,利水滲濕。治遺精,淋濁,帶下,小便不禁,泄瀉,痢疾,著痹。
中藥芡實的食療作用:
睡蓮科水生草本植物芡的種子。又稱雞頭實、水生雞頭、刺蓮蓬實。芡,分布于中國中南、西南、華東、東北等地。秋季割取成熟果實,除去外果皮,取出種子,壓碎硬殼,取仁曬干用。
該品性能與蓮子相似。主要有補脾胃和澀精、止帶、止瀉的作用。收澀性較蓮子強?蓡斡弥笾嗷蜓心⒓鍦。常與蓮子同用,“仙方取此合蓮實餌之,甚益人!(梁代陶弘景)古方水陸丹用該品研末,熬金櫻子取汁和丸服,治腎氣不固,遺精尿頻和帶下,頗為醫(yī)家所喜用。
中藥芡實的食用方法:
秋季用芡實進(jìn)補,最簡單的是制作芡實粥:將炒芡實50克倒入鍋內(nèi),加水煮開片刻,再加淘洗干凈的大米100克,粥成即可食用。常吃可健身體,強筋骨,耳聰目明。
也可制作芡實糊:
將炒熟的芡實1000克研磨成粉,臨服時,取50~100克粉末沖開水調(diào)服。隨自己喜好,可加入芝麻、花生仁、核桃肉等。
民間常用炒芡實60克,瘦牛肉100克,加調(diào)料煮爛食用,也能取得較好的療效。用芡實60克、紅棗10克、花生30克,加入適量紅糖合成大補湯,具有易消化、營養(yǎng)高、能調(diào)補脾胃、益氣養(yǎng)血等功用,對體虛者、脾胃虛弱的產(chǎn)婦、貧血者、氣短者具有良好的療效。
若用芡實與瘦肉同燉,對解除神經(jīng)痛、頭痛、關(guān)節(jié)痛、腰腿痛等虛弱癥狀有很大的好處。
中藥芡實的最佳食法:
芡實宜用慢火燉煮至爛熟,細(xì)嚼慢咽,一次不要吃太多。芡實宜與蓮子肉、山藥、白扁豆之類食物一同食用。
芡實粉粥:
原料:芡實粉30克核桃肉(打碎)15克紅棗(去核)5~7枚糖適量
制作:芡實粉先用涼開水打糊,放入滾開水中攪拌,再拌入核桃肉、紅棗肉,煮熟成糊粥,加糖。
用法:不拘時服。
功效:滋補脾腎,固澀精氣。適用于脾腎氣虛、精氣不固而引起的遺精、滑泄、腰膝無力等。
|